四百击[高清]
【译  名】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片  名】The 400 Blows | Les Quatre Cents Coups
【年  代】1959
【国  家】法国
【类  别】剧情
【语  言】法语
【字幕语言】中文/英文
【视频尺寸】1280×720
【文件格式】RMVB+AAC
【IMDB评分】8.1/10 68,219人评价 Top 250 #182
【豆瓣评分】8.7/10 36862人评价
【片  长】100分钟
【导  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主  演】Jean-Pierre Léaud … Antoine Doinel
      Claire Maurier … Gilberte Doinel, the Mother
      Albert Rémy … Julien Doinel
      Guy Decomble … ‘Petite Feuille‘, the French teacher
      Georges Flamant … Mr. Bigey
      Patrick Auffay … René
【获奖情况】

第十二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导演奖

英国学院奖最佳电影提名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简  介】

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于1959年拍摄,这部作品给他带来了国际声誉。这是一部反映青少年问题的影片,主人公——小男孩Antoine Doinel因无法忍受学校、家庭、社会的重压而走上叛逆的道路,寻找自己的自由。“四百击”译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而后者又译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该俚语的意思是“青春期的强烈叛逆”。也许译作“无因的反叛”更好。

本世纪五十年代,在战胜法西斯之后,全球人民都陷入反思之中,由此却产生了偏左的思潮。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运动是由政 府发起的,为了让人民可以坐在同一张桌前吃上同一样的饭,大概允许的饭量也是相同的。而西方,以西欧为代表掀起了所谓的狂飙运动,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这场运动是由一群年轻人所引发的,其目的是要走出家门,寻找自己的饭碗。

世界电影向来有两大派系的对峙,即美国的顺从电影与欧洲的反抗电影。在上述的那个年代,这个局面是极为突出的。由于西欧青年学生的反叛精神,使那个时期产生了不少优秀影片。这些影片打破常规,反映的主题也极具个性,是新浪潮艺术中的代表。其中,具有开山意义的影片就是法国1959年出品的《四百下》。

《四百下》又名《胡作非为》,他的编导是科索瓦·特吕弗。接触过电影史的人都会知道,特吕弗是个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度过了很糟糕的少年时代,年轻的特吕弗追随着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并于1959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四百下》。这部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影片也是他献给自己导师巴赞的礼物。

《四百下》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他并没有一件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将要做什么为线索来调动观众的兴趣。该片讲述了一个少年人在学校、家庭、流浪、监狱时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少年人的反抗心理。主人公最快乐的日子莫过于三次的流浪生活,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则是从监狱逃出的瞬间,看见一片蓝天和望不到尽头的海洋,虽然有些迷茫,但重新拥有自由的感觉毕竟很美,回首想想那压抑的学堂,无能的老师和破败的家庭,仿佛是一场噩梦,当然也可能是地狱,一个摧残人性,灭绝创造力的狭隘的世界。相反,主人公的空间则是广阔的,影片结尾处的碧海蓝天自然不必再说,即便在他那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被迫只是籍口)流浪的生活中,欢乐,猎奇,自信等充满创造力的情绪始终在体显着,走过街道与跑过楼群都是令人欣慰的,这时的心胸也自然开阔。

《四百下》最突出的特点是镜头的运用。该片运用了相当多的长镜头,当然,这与主人公的天才表演是分不开的。影片开始,镜头就把巴黎的街道就扫拍了一遍,这里的作用是暗示主人公流浪或说离家出走的地点,指出本片的主要情节在于主人公的流浪生活。在影片结束时,有一个著名的跟拍的长镜头,主人公足足跑了几分钟之多。我们在观影时会体会到,人物运动的镜头采用切换的手法比较多,但是若碰到这么一个长镜头的跟拍,观众会从心底提出质疑,我们虽然知道主人公在逃跑,但为什么要拍这么长的时间?此时,观众才会意识到跑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叙述情节的发展,也是表达了主人公奔向自由的那份狂喜。特吕弗打破了观众的习惯,强迫地调动了观众的思考能力,所以这个镜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镜头。另外一个长镜头比较有意思,观众们往往会发出会心的一笑,这个镜头是老师带学生们跑在巴黎的街头,孩子们悄悄地三两成伴地溜走了。这个镜头与主人公的情节走向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以被称为单一镜头,但它声明了一种生活状态,具有对环境客观再现的作用。该片的镜头运用似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表现父子关系时,永远用一个画面将人物全包括进去,而表现母子关系时则永远采用对切的镜头,母与子从未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这样,人物间情感的远近关系就展现无遗了。一部影片中许多镜头都有关于剧情的深层寓意,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只求叙事,这才是电影艺术的真谛。

总之,《四百下》这部影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拍摄手法上都堪称经典之作,即便已经过去了四十年,这部影片依然是属于非常前卫的先锋派作品,足以伴随着特吕弗的名字一起被载入史册。

【关于导演】

特吕弗原本是一个流落街头、风餐露宿的孤儿,也曾因为偷窃而被关进了少年犯的监狱。幸运的是,一个名叫安德烈巴赞的人把他从那里领了出来,并抚养他长大成 人。

这个安德烈巴赞,在电影史上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也许就没有后来“新浪潮”。是巴赞,这个思想敏锐见解独到并且心怀悲悯的人,把特吕弗培育成了一名电影迷,尔后,成为世界级导演。

在巴赞的提携帮助之下,特吕弗一直为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撰稿,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影评人。安德烈巴赞英年早逝后,到了1958年,特吕弗在妻子娘家的慷慨赞助之下,终于完成了这部具有极强自传性质的“处男作”,从而一炮走红。这部电影也是他后来一系列以安东尼达诺这个角色为剧情中心的开端之作。

从1959年到1979年,特吕弗拍摄了五部这样的电影,在影片中,安东尼达诺不断成长、恋爱、结婚、发生婚外情、离婚,然后衰老。从这些电影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堪称“新浪潮”之“脸面”的尚皮耶李奥的成长,也可以从这个角色身上看到特吕弗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生活的所思所感。特吕弗后来拍过很多电影,从形式上看更趋近于商业电影,这也导致了同为“电影手册”影评人和“新浪潮”大导演的戈达尔对他的激烈抨击,他们原本深厚的友谊彻底碎裂。然而,现在看来,戈达尔那些关于下层阶级反抗的电影的观众肯定不可能是下层阶级,反倒是特吕弗的电影的温情和感伤更能投合下层阶级的心理。因此,特吕弗的电影受到普遍的推崇和喜爱。在港台地区,特吕弗也被译为楚浮,似乎更符合他的名字的法语发音。

【花 絮】

· 新浪潮运动开始的1959年期间,有24位法国导演拍摄了他们的处女作,其中,特吕弗的《四百击》和戈达尔的《精疲力竭》是其中的顶尖之作。

· 在《四百击》中,当安东尼和他的小伙伴莱内逃学,在街上闲荡之际,他们经过一睹贴着海报的墙时,他们撕下了一张女人的海报,那个女人是哈利特?安德森,海报上的图片是她在英格玛伯格曼一九五三年拍摄的电影《不良少女莫尼卡》中的镜头,这部电影是关于一对年轻恋人离家出走“去寻求自己的生活”的故事。

· 本片题名来自于法国的俗语“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意思是“揍四百下”。

· 安东尼喜吸纸烟,这与特吕弗生活中的习惯一模一样。

【一句话评论】

· 特吕弗在《四百击》中叙述了他悲惨的少年时代。——乔治萨杜尔

· 干净、简洁、清晰,我们被这部电影重重包围,深深打动。——reel电影评论

· 特吕弗在拍摄一种生活,一种真实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生活。——reel电影评论

· 《四百击》正是以安东尼的成长中琐碎的细节表露那个时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DVD评论

· 《四百击》平直的叙述方式中蕴藏着一种博大的张力。——戈达尔

四百击[高清]

四百击[高清]【下载地址】

四百击.720p高码版.BD中英双字.mp4
四百击.720p.BD中英双字.mp4
网盘:http://pan.baidu.com/s/1pL289lD 密码:rr2l
ftp://dy131.com:[email protected]:6529/【6v电影www.6vdy.com】四百击BD中英双字1280高清.rmvb